核醫學科簡介
發布者: 作者科室:
一、歷史沿革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核醫學科創建于1976年,是全國第二批成立的核醫學科的單位之一,是寧夏首批核醫學科單位。成立之初曾稱為同位素室,直到1985年,引進第一臺SPECT顯像儀后,正式更名為核醫學科。2007年搬遷至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9號樓中段1-3層,同年引進SPECT/CT,在全區率先開展多模態斷層融合顯像。2011年引進全區首臺PET/CT,開展腫瘤、心血管、神經等系統疾病的高精尖PET/CT功能、代謝成像,為全區疑難病癥的診治水平提高提供重要支撐。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核醫學科已成為集醫療(包括疾病的診斷、治療、體檢、健康咨詢等)、教學(承擔寧夏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影像醫學、兒科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等專業各學制學生的教學任務)、科研(主持、開展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等各級別的科研項目)于一體的綜合學科,是寧夏地區歷史最悠久、功能最齊全、發展最快速的核醫學???,連續多年在“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位列核醫學??莆鞅鼻叭?。
二、人員結構及儀器設備
科室現有人員21人,其中醫師10人,技師6人,護士2人,物理師1人、化學師2人;正高職稱4人、副高職稱5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7人;擁有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6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人??剖椰F擁有醫用回旋加速器、PET/CT、雙探頭SPECT/CT、甲狀腺功能測定儀、13C-質譜儀、GC-1200Y放射免疫計數儀、GC-2006Y放射免疫計數儀等大型儀器設備。
三、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本學科主要的研究方向為:(1)核心臟病學;(2)腫瘤核醫學;(3)甲狀腺機能亢進與分化型甲狀腺癌及其轉移灶的治療。
現開展的業務主要有:(1)SPECT/CT診斷項目:冠心病診斷、危險分層、存活心肌檢測及心室功能測定、心肌淀粉樣變顯像等;骨轉移瘤早期診斷、原發骨腫瘤診斷及鑒別診斷等;腎小球濾過功能測定、腎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等;甲亢、甲狀腺炎、甲旁亢、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診斷及鑒別診斷、乳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等;嬰肝綜合征與先天膽道閉鎖鑒別診斷等;肺栓塞診斷;甲亢突眼的評價;神經內分泌腫瘤顯像等。(2)PET/CT診斷項目主要有:18F-FDG多種腫瘤全身及局部顯像、心肌代謝顯像、腦代謝顯像等;18F-PSMA前列腺癌及其轉移灶顯像;18F-FAPI在多種腫瘤全身及局部顯像、肝纖維化及肺纖維化中的評價等。(3)開展的治療項目有:131I治療甲亢、甲癌及其轉移灶,90Sr治療皮膚瘢痕及血管瘤,89Sr、云克治療骨轉移瘤骨痛,125I粒子治療實質臟器腫瘤等,同時可開展PET/CT引導下病灶定位穿刺等技術。(4)臟器功能測定項目:碳[13C]呼氣試驗、攝碘[131I]功能測定。(5)體外免疫分析項目:甲狀腺球蛋白(HTG)、抗雙鏈DNA檢測等。
四、科研及教學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核醫學科不但為病患提供高質量、多項目的診斷、治療服務,且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及校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F已完成各類各級科研課題十余項,發表國際高水平、國家級、省級核心學術論文百余篇,參編教材、專著二十余部。
同時寧醫科大總院核醫學科也是寧夏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核醫學系、核醫學專業學位點、核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承擔各類型醫學人才的培養工作?,F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人,已培養碩士20余人;培養的學生獲得國家獎學金、校級獎學金、考取博士研究生、獲得優秀畢業論文等榮譽。此外還承擔寧夏醫科大學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成人教育的教學任務。
在區、院、科各級領導的帶領下,在幾代核醫學科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核醫學科在醫、教、研各方面工作中不斷前進,碩果累累,未來將繼續服務好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培養好醫學專業人才,繼續攻關醫學前沿科技。
科室聯系電話:PET/CT預約咨詢電話0951-6743891,SPECT/CT預約咨詢電話0951-6744471,核素治療門診聯系電話0951-6744471。